<track id="tni33"><span id="tni33"><td id="tni33"></td></span></track>
      1. <s id="tni33"><strong id="tni33"></strong></s>

        <track id="tni33"></track>

        關聯企業    |    聯系方式    |    在線留言

        /
        /
        /
        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

        招標信息

        資訊分類

        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

        • 分類:政策法規
        • 作者:
        • 來源:安全監管總局政府網站
        • 發布時間:2011-08-04 00:00
        • 訪問量:

        【概要描述】

        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

        【概要描述】

        • 分類:政策法規
        • 作者:
        • 來源:安全監管總局政府網站
        • 發布時間:2011-08-04 00:00
        • 訪問量:
        詳情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  

        第16號

        《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已經2007年12月22日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局長辦公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8年2月1日起施行。

        局長 李毅中
        二○○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為了建立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強化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加強事故隱患監督管理,防止和減少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根據安全生產法等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煤礦安全監察機構(以下統稱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實施監管監察,適用本規定。
        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對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三條本規定所稱安全生產事故隱患(以下簡稱事故隱患),是指生產經營單位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標準、規程和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規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存在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物的危險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隱患分為一般事故隱患和重大事故隱患。一般事故隱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小,發現后能夠立即整改排除的隱患。重大事故隱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大,應當全部或者局部停產停業,并經過一定時間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隱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響致使生產經營單位自身難以排除的隱患。
        第四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健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負責。
        第五條各級安全監管監察部門按照職責對所轄區域內生產經營單位排查治理事故隱患工作依法實施綜合監督管理;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對生產經營單位排查治理事故隱患工作依法實施監督管理。
        第六條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事故隱患,均有權向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
        安全監管監察部門接到事故隱患報告后,應當按照職責分工立即組織核實并予以查處;發現所報告事故隱患應當由其他有關部門處理的,應當立即移送有關部門并記錄備查。
        第二章 生產經營單位的職責
        第七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依照法律、法規、規章、標準和規程的要求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嚴禁非法從事生產經營活動。
        第八條生產經營單位是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責任主體。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健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和建檔監控等制度,逐級建立并落實從主要負責人到每個從業人員的隱患排查治理和監控責任制。
        第九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保證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資金,建立資金使用專項制度。
        第十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定期組織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其他相關人員排查本單位的事故隱患。對排查出的事故隱患,應當按照事故隱患的等級進行登記,建立事故隱患信息檔案,并按照職責分工實施監控治理。
        第十一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事故隱患報告和舉報獎勵制度,鼓勵、發動職工發現和排除事故隱患,鼓勵社會公眾舉報。對發現、排除和舉報事故隱患的有功人員,應當給予物質獎勵和表彰。
        第十二條生產經營單位將生產經營項目、場所、設備發包、出租的,應當與承包、承租單位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協議,并在協議中明確各方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職責。生產經營單位對承包、承租單位的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負有統一協調和監督管理的職責。
        第十三條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和有關部門的監督檢查人員依法履行事故隱患監督檢查職責時,生產經營單位應當積極配合,不得拒絕和阻撓。
        第十四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每季、每年對本單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并分別于下一季度15日前和下一年1月31日前向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和有關部門報送書面統計分析表。統計分析表應當由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簽字。
        對于重大事故隱患,生產經營單位除依照前款規定報送外,應當及時向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重大事故隱患報告內容應當包括:
        (一)隱患的現狀及其產生原因;
        (二)隱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難易程度分析;
        (三)隱患的治理方案。
        第十五條對于一般事故隱患,由生產經營單位(車間、分廠、區隊等)負責人或者有關人員立即組織整改。
        對于重大事故隱患,由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組織制定并實施事故隱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隱患治理方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治理的目標和任務;
        (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三)經費和物資的落實;
        (四)負責治理的機構和人員;
        (五)治理的時限和要求;
        (六)安全措施和應急預案。
        第十六條生產經營單位在事故隱患治理過程中,應當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發生。事故隱患排除前或者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應當從危險區域內撤出作業人員,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員,設置警戒標志,暫時停產停業或者停止使用;對暫時難以停產或者停止使用的相關生產儲存裝置、設施、設備,應當加強維護和保養,防止事故發生。
        第十七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加強對自然災害的預防。對于因自然災害可能導致事故災難的隱患,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標準和本規定的要求排查治理,采取可靠的預防措施,制定應急預案。在接到有關自然災害預報時,應當及時向下屬單位發出預警通知;發生自然災害可能危及生產經營單位和人員安全的情況時,應當采取撤離人員、停止作業、加強監測等安全措施,并及時向當地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報告。
        第十八條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及有關部門掛牌督辦并責令全部或者局部停產停業治理的重大事故隱患,治理工作結束后,有條件的生產經營單位應當組織本單位的技術人員和專家對重大事故隱患的治理情況進行評估;其他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委托具備相應資質的安全評價機構對重大事故隱患的治理情況進行評估。
        經治理后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向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和有關部門提出恢復生產的書面申請,經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和有關部門審查同意后,方可恢復生產經營。申請報告應當包括治理方案的內容、項目和安全評價機構出具的評價報告等。
        第三章 監督管理
        第十九條安全監管監察部門應當指導、監督生產經營單位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標準和規程的要求,建立健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等各項制度。
        第二十條安全監管監察部門應當建立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監督檢查制度,定期組織對生產經營單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開展監督檢查;應當加強對重點單位的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的監督檢查。對檢查過程中發現的重大事故隱患,應當下達整改指令書,并建立信息管理臺賬。必要時,報告同級人民政府并對重大事故隱患實行掛牌督辦。
        安全監管監察部門應當配合有關部門做好對生產經營單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開展的監督檢查,依法查處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的非法和違法行為及其責任者。
        安全監管監察部門發現屬于其他有關部門職責范圍內的重大事故隱患的,應該及時將有關資料移送有管轄權的有關部門,并記錄備查。
        第二十一條已經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的生產經營單位,在其被掛牌督辦的重大事故隱患治理結束前,安全監管監察部門應當加強監督檢查。必要時,可以提請原許可證頒發機關依法暫扣其安全生產許可證。
        第二十二條安全監管監察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把重大事故隱患整改納入重點行業領域的安全專項整治中加以治理,落實相應責任。
        第二十三條對掛牌督辦并采取全部或者局部停產停業治理的重大事故隱患,安全監管監察部門收到生產經營單位恢復生產的申請報告后,應當在10日內進行現場審查。審查合格的,對事故隱患進行核銷,同意恢復生產經營;審查不合格的,依法責令改正或者下達停產整改指令。對整改無望或者生產經營單位拒不執行整改指令的,依法實施行政處罰;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依法提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權限予以關閉。
        第二十四條安全監管監察部門應當每季將本行政區域重大事故隱患的排查治理情況和統計分析表逐級報至省級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備案。
        省級安全監管監察部門應當每半年將本行政區域重大事故隱患的排查治理情況和統計分析表報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備案。
        第四章 罰則
        第二十五條生產經營單位及其主要負責人未履行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職責,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第二十六條生產經營單位違反本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安全監管監察部門給予警告,并處三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未建立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等各項制度的;
        (二)未按規定上報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統計分析表的;
        (三)未制定事故隱患治理方案的;
        (四)重大事故隱患不報或者未及時報告的;
        (五)未對事故隱患進行排查治理擅自生產經營的;
        (六)整改不合格或者未經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審查同意擅自恢復生產經營的。
        第二十七條承擔檢測檢驗、安全評價的中介機構,出具虛假評價證明,尚不夠刑事處罰的,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在五千元以上的,并處違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單處或者并處五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同時可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給他人造成損害的,與生產經營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對有前款違法行為的機構,撤銷其相應的資質。
        第二十八條生產經營單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過程中違反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標準和規程規定的,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第二十九條安全監管監察部門的工作人員未依法履行職責的,按照有關規定處理。
        第五章 附則
        第三十條省級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可以根據本規定,制定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和監督管理實施細則。
        第三十一條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以及其他經濟組織的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參照本規定執行。
        第三十二條本規定自2008年2月1日起施行。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TOP
        搜索
        確認
        取消

        關于我們

        山西靈石天聚鑫源煤業有限公司(以下稱山西靈石鑫源公司)總部位于靈石縣城西35公里處的靈石縣段純鎮杜家灘村,西臨交口縣,南臨汾西、霍州市,三雙公路途經公司門前,交通運輸便利,煤炭資源豐富。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

        官方微信

        微信公眾號

        官方微博

        版權所有 山西靈石天聚鑫源煤業有限公司   晉ICP備11004650號-1

        91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一区|亚洲妇自偷自拍另类图片|极品粉嫩嫩模大尺度无码|婷婷色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track id="tni33"><span id="tni33"><td id="tni33"></td></span></track>
          1. <s id="tni33"><strong id="tni33"></strong></s>

            <track id="tni33"></track>